随着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痛风这个“富贵病”已经和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齐名,发病后真是要痛“疯”。
小王天生肥胖体质,自小嗜肉如命,不爱运动,体重一路飙升至220,某天晚上和朋友吃完宵夜回来后睡到半夜脚部剧疼,去医院检查后尿酸687。医生给开了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一周后症状缓解,然而之后一年多内陆续发作了多次,尿酸水平最低也只能降到480左右。话说小王降尿酸药物也吃了,也忌口了,尿酸却还没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原因他没有选对降尿酸药,并且没有按照规则吃。今天,“问上医”带大家普及降尿酸药的知识。
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有哪些?
1、别嘌呤醇
主要用于抑制体内尿酸生成,不会额外增加肾脏负担,价格便宜,是各国指南首选推荐的药物。但亚裔人群很多携带HLA-B5801基因,服用此药极容易过敏,且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部分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
2、苯溴马隆
可促进肾脏“多拉快跑”,增加尿酸排泄,价格相对便宜,不良反应也较少,但是容易影响肾功能,故各国医学指南均不作为首选推荐。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是不能使用的。
3、秋水仙碱
主要缓解痛风导致的关节疼痛。可治疗急性痛风、急性痛风关节炎和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但是要注意服用剂量,一开始先服两片(1mg),1小时后再服一片,12小时后开始规则用药,每天2~3片。在服用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治疗慢性痛风时,也可同时服用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
4、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可以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服用本产品时应结合临床对不同病人选择不同剂量,中、小剂量NSAID有退热止痛作用,而大剂量才有抗炎作用。不可同时使用两种NSAID,因为治疗效果不会增加,反而副作用会增加。
注意:在使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要避免与降尿酸药同用,因为在急性发作期,降尿酸药促使尿酸结晶溶解会加重疼痛症状,应在急性期过后,再服用降酸药物控制尿酸水平。
看了以上详细的药品介绍之后,大家也许会说,上面提到的降尿酸药都用了,但是尿酸水平还是降不到理想水平,痛风还会发作,就和文章开头提到的患者一样。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降尿酸药呢?
非布司他,降尿酸首选良药
非布司他是一类新型抑制尿酸生成药物,目前作为临床降尿酸药的首选。降尿酸作用强,1片非布司他的效果和3片别嘌呤醇的效果差不多。其发生过敏反应明显减少,用药安全性好,基本不会出现致死性的过敏反应。且由于通过肝脏代谢,肾功能受损患者也不需要调整药物使用。由于其从头抑制了尿酸生成,并不额外加重肾脏负担,泌尿系结石患者也可放心使用。
但是该药价格较贵,每月的花费在500元左右,并非所有患者能够承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降尿酸应首选非布司他。如经济条件不允许,苯溴马龙、别嘌呤醇也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降尿酸药物需要服用多久?需要注意什么?
服用完降尿酸药后1~3个月,尿酸水平开始缓慢下降。这段时间内痛风还会发作,因为关节在建立尿酸浓度平衡,待这种平衡基本建立后,再继续服用降尿酸药,可减少关节疼痛的情况。
原发性痛风患者需要长期切换剂量服用降尿酸药。由于引起原发性痛风患者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尚不明确,所以无法针对其原因降尿酸,只能等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后,再继续服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维持尿酸水平。
对于降尿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不可随意中断服药,必须通过长期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因为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其他身体器官损害远远大于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